【送终】
老人生命垂危时,子女等直系亲属守护在身边,听其遗言,直到亲人去世,这在丧葬习俗中称为“送终”。送终是大事,能为老人送终表明子女尽了最后的孝心,未能为老人送终,常常成为有些人一生最大的遗憾。有没有子女送终,是不是所有子女都来送终,是判断老人是否有福的重要标准。
【报丧】
死者咽气后,家属要尽快发出死者去世的消息。如果亲朋远在千里之外,也要告之具体下葬日期,以期能赶来送死者最后一程。报丧时孝子要穿孝服、戴孝冒、扎孝带,到了亲戚家门口(多数为娘舅家)不能进门,要等亲戚家人来接,迎接者无论长幼,孝子都要对其行跪拜礼,并哭告出殡日期,然后速回。
【入殓】
死者入棺前,家属要为之整容,如剃头、刮脸、擦洗身子、穿寿衣等,然后再以白绸(有的地方也用纸钱))掩面。
依照传统习俗,入殓时不能给死者穿皮衣、皮裤,否则死者会转世投胎为禽兽。同时为死者穿衣时,不要将眼泪滴到死者身上,认为这样死者不能放心地走。
【守灵】
死者遗体正式放入棺材后,儿女要昼夜轮流守护在死者棺材旁,以表示向老人尽最后的孝道。这样的仪式叫“守灵”,也有的地方叫“困棺材”。
【搁棺】
由于要选择吉日、吉地安葬死者,因此要停柩在家,称为“搁棺”或“停棺”。“搁棺”的风俗,在古代比较常见,多数为七天。部分达官显贵有的停棺几十天甚至几个月。现在的停棺时间多数为三天,三天以后出殡下葬。
【居丧】居丧是指死者家人后辈自死者断气时起服丧。居丧期间男子不穿华丽的衣服;妇女要脱去身上的装饰品,脱下彩色衣服。男女各依与死者关系的远近,穿孝服、戴孝帽。孝子在居丧期间不能理发、不能同房、不能会晤亲友、参加宴会、进寺庙等。
【吊唁】
吊唁是丧葬礼俗中比较重要的内容,吊唁的方式因各地风俗不同而有区别。根据亲朋与死者关系的远近不同,吊唁的礼数、方式也不同。
死者子女接到去世消息后,首先要哭悼,然后问明死因,尽一切努力尽快赶回奔丧。临到家时,要“望乡而哭”,出嫁的女儿,有的甚至一路哭来。等到家后,先要在灵前跪叩、哭悼直到有人安慰才停止。
【接三】
接三也叫“迎三”、“送三”。民俗认为,人死三天后,他的灵魂要正式去阴曹地府,或者被神、佛或神、佛的使者接去了。“接三”相对于神来说,是迎接死者的灵魂到天上;相对于死者亲友,是送别死者的灵魂到天上。
【出殡】
出殡又叫“出山”,出殡前要先请阴阳先生选择吉日、吉时,民间叫“开殃榜”。紧接着要辞灵,辞灵先装“馅食罐”,把最后一次祭奠的饭食装在瓷罐里,出殡时由大媳妇抱着,最后埋在棺材前头。然后是“扫材”,即把棺材头抬起,孝子放些铜钱在棺下,然后用新笤帚、簸箕扫棺盖上的浮土,倒在炕席底下,取“捎财起官”的意思。
【落葬】
到达墓地后,再次整理墓坑,把随葬的馅食罐、长明灯放在墓坑壁上龛内,扫去脚印,然后 将棺木徐徐放下,由阴阳先生用罗盘仪矫正方向,由丧主铲土掩棺,并堆土成坟,落葬仪式结束。(图片源自网络,如有侵权联系删除)